当前位置: > 圣经导读 > 白话圣书神学 >
  • 文章列表: 第一课a | 第二课a | 第二课b | 第三课 | 第四课a | 第四课b | 第五课 | 第六课 | 第七课 | 第八课a | 第八课b | 第九课 | 第十课a | 第十课补充:基督的死 | 第十课b | 第十一课a | 第十一课b | 第十二课a | 第十二课b | 第一课b | 第十三讲 | 第十四讲a | 第十四讲b | 第十五讲 | 第十六讲 律法的性质 | 第十七讲 | 第十八讲 | 第十九讲 | 第二十讲 | 第二十一讲 | 第二十二讲 | 第二十三讲 | 第二十四 | 第二十五讲 | 第二十六讲 | 第二十七讲a | 第二十七讲b | 第二十八讲 | 第二十九讲 |
  • 第二十六讲 2300日的起点

     

     

      第二十六讲 2300日的起点

     

      上次我们谈到,“洁净圣所”有三个含义。第一是洁净(赎罪);第二是恢复;第三是平反。 

      当我们讲到“洁净圣所”赎罪工作的时候,我们附带地谈到,既然每天都认罪,为什么还要赎罪?同时我们从圣所的崇祀中间得到一个结论:“一次得救,永远得救”,只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是在恩典的门关闭之后。在恩典的门关闭之前,“一次得救,永远得救”,也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一次得救后,永远保持得救的状态。 

      对于一个明白圣所道理的犹太人来说,如果有人提出“一次得救,永远得救”的理论,他一定会笑话!因为每一天认罪,就只能保证每一天得救。至于最后的除罪工作是发生在一年一次的赎罪大日。如果没有最后一次的除罪工作,以前的认罪都不算数。 

      所以,尽管以前曾认过罪,但在赎罪大日仍需要刻苦己心,保持谦卑、痛悔、认罪的心态。这样才有可能在赎罪大日,罪被洁除。 

      因此,对于一个明白圣所道理的人,他是不会相信“一次得救,永远得救”的说法。事实上,也不存在这种说法! 

      “洁净圣所”的第二层含义是恢复——对真理、福音、上帝律法、安息日,也包括健康信息等一系列真理的恢复。 

      我们知道,上帝的律法表现了上帝的品格。恢复上帝的律法在信徒中间的地位,也就意味着在众信徒身上正确地表现了上帝的品格。以前将上帝的慈爱与公义对立的状况过去了,人们对于上帝的慈爱和公义有了正确的认识,上帝真实的品格得到了维护。 

      “到2300日,圣所就必洁净。”表明到2300日结束的时候,即到了公元1844年10月22日以后,要发生三件事情。当然,这三件事情不是在一天发生的,而是一直要持续到耶稣第三次降临,最后洁净祭坛(预表地球),重造新天新地。 

      关于2300日,我们经常讲,它是从公元前457年开始,终点是1844年。 

      那么,公元前457年是怎么定下来的? 

      一、2300日的起点:但9:24-27。 

     

      1、2300日代表2300年: 

      结4:6和民14:34均谈到“一日顶一年”的说法。 

      其实,除了圣经提供的预言解释的原则,常识也告诉我们,但8:14所说的2300日不可能是指实际的2300天。因为但8:26中明说,这是关系到后来许多的日子。如果按照实际的算法,2300日也就是6年多一点的时间。显然不符合预言的说法。 

      另外,还有些人把2300日理解为2300个早晚献祭。按照犹太人献祭的条例,2300个早晚献祭,就是1150日。若按实际的天数计算,就只有3年多一点。这也不是很长的日子! 

      这样看来,对于但以理来说,2300年是一段很长的时期。 

     

      2、2300日的起点在但9:24-27有启示: 

      但8章的预言在本章中间差不多都有解释,唯独但8:14 节有关2300日的预言需要在但9章才予以解释。 

      事实上,但9:24-27是对但8:14的解释。当然这只是部分的解释,而不是全部的。但9:24-27只是解释了“七十个七”中间所要发生的几件事。 

      但以理见到但8章和9章的异象,其间相隔10年的时间。在这十年期间,但以理一直为2300日的异象所困惑,并为此在上帝面前不住地祷告。及至“玛代族亚哈随鲁的儿子大利乌立为迦勒底国的王元年”,但以理才在祷告中得到了2300日预言的进一步启示,就是关于“七十个七”的异象。“为你本国之民和你圣城,已经定了七十个七……” 

     

      3、关于“七十个七”: 

      “七十个七”是从2300日中“截出”来的一段。“定了”原文就是“截出”,从其中取一段的意思。 

      所以,我们认为,“七十个七”和“2300日”有一个共同的起点。现在我们就来找出它们共同的起点。 

     

      4、共同的起点: 

      但9:25“你当知道,当明白,从出令重新建造耶路撒冷,直到有受膏君的时候,必有七个七和六十二个七。” 

      在这里我们发现,起点是从出令开始。 

      1)从出令开始:这是它们共同的起点。 

      2)出令的内容:重新建造耶路撒冷。 

      3)七个七加上六十二个七: 

      4)“受膏君”:经历上述7个7和62个7之后,要有“受膏君”出现。 

     

      5、受膏的时间: 

      我们再来看一下这四个因素。从出令重新建造耶路撒冷,到受膏君的出现,要经历七十个七加六十二个七,就是483年。 

      那么,“直到有受膏君”的出现,究竟从基督在世上的什么时候算起? 

      我们知道,基督在世上的王位加冕发生在十字架上。他在十字架上死时,被宣判的一项罪状——他承认自己是犹太人的王。 

      很明显,在十字架上,基督不是作为受膏君,而是罪的替代者。受膏君只发生在一件事上,就是当他受洗时,圣灵降在他的身上,这就是他受膏的时候。 

      何以证明?我们可以用两种方法来证明! 

      第一个反推法:出令重新建造耶路撒冷是在什么时候,我们暂时不去管它。就谈受膏君是在什么时候受膏的,然后再推回去。这是反推法。然后再用顺推法,从历史上去考证,看它对不对。 

      耶稣受洗唯一的记载。 

      路3:1,23节:“该撒·提庇留在位第十五年”,耶稣受洗。他受洗时年纪大约是三十岁。 

      由此我们得到受膏君受膏的时间——该撒·提庇留在位第十五年,耶稣受洗做受膏君。 

      查考历史得知:该撒·提庇留的元年是在公元12年。该撒·提庇留在位第十五年,就是公元27年。这就谈到了耶稣受洗的年代。 

      如果我们把公元27年推回去,拿483-27=456。但是因为中间没有公元零年的转换,还得加上一年,就变成公元前457年。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公元前457年能否做为出令重新修建耶路撒冷的起点?换句话来说:耶稣受洗为受膏君只有发生在公元27年,才有可能保证公元前457年是符合的。换成别的数字都不可能使受膏君达到公元27年。这是反推法,从耶稣受洗推回去。假如历史上所发生的事情正好应验在公元前457年,而且是以它作为起点的,那么这个预言就是准确的,我们的解释也是准确的。否则就是错误的。 

     

      6、出令: 

      我们看到有一些什么样的命令?我们除了需要研究但以理书第九章,还要研究以斯拉记、尼希米记、以斯帖记、哈该书、撒迦利亚书。我们只有把这几卷书放在一起来研究,我们才能准确地断定这个出令是怎么一回事! 

      前面我们讲过,所罗门的圣所是被尼布甲尼撒毁掉的。此前上帝曾藉先知耶利米发出预言,以色列人要被掳到巴比伦七十年。七十年满了之后,他们要回来。 

      果然,上帝通过古列王下诏,准许他们回去重建圣殿和圣城。可是犹太人回去后,灵性上比较涣散,没有尽责去修圣殿,各人却只顾自己,盖自己的房子。所以,上帝藉先知撒迦利亚、哈该谴责回归的犹大人说:你们盖自己的房子,可是上帝的殿却是荒凉的。 

      所以,上帝派这两位先知给他们鼓励。 

      后来又有以斯拉带了很多人回来修殿,当然从一开始就遇到了很多的拦阻。后来尼希米又回来帮助修建城墙。尼希米和以斯拉之间间隔13年。以斯拉回归发生在亚达薛西王第七年,尼希米则是在亚达薛西王第二十年才回归故土。(尼2:1) 

      以斯帖记所记载的事也是发生在犹太人被掳时期,当时的波斯王叫亚哈随鲁。 

      上述提到的这几卷书,都是在这时期前后写的。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在历史上究竟有几道命令发出?哪一个是属于这道令的开始? 

      1)居鲁士(古列)发布命令:(拉1:-2:) 

      但以理书11章开头讲到了波斯的四个王。他们都和犹太人回归重建圣殿和圣城耶路撒冷有相当的关系。 

      居鲁士在公元前536年发布允许犹太人归回的命令。正如拉1:3所记:“在你们中间凡作他子民的,可以上犹大的耶路撒冷,在耶路撒冷重建耶和华以色列上帝的殿(只有他是上帝),愿上帝与这人同在。” 

      这是第一道重建圣殿的命令。当这道命令发出后,就有一批犹太人回国,开始着手建殿。但是建殿的工作不断地受到拦阻。正如拉4:6记载:“在亚哈随鲁才登基的时候,上本控告犹大和耶路撒冷的居民。” 

      此处的亚哈随鲁是居鲁士的儿子,就是冈比斯。他登基时,敌人就上本要告犹太人。 

      居鲁士之后,他的儿子冈比斯依然是比较亲善犹太人的。由于他征讨埃及,虽有奏本呈上来,要告犹太人,但他却无暇管这些事。 

      后来又有一位王叫司美底斯(伪)。他就是拉4:7-23提到的亚达薛西。他冒了冈比斯弟弟的名字在巴比伦称帝。他作王仅七个月。在他的手下,犹太人建造圣殿的工作被迫停下来了。 

      拉4:23-24记载:“亚达薛西王的上谕读在利宏和书记伸帅,并他们的同党面前,他们就急忙往耶路撒冷去见犹大人,用势力强迫他们停工。于是,在耶路撒冷上帝殿的工程就停止了,直停到波斯王大利乌第二年。” 

      2)大流士(大利乌)发布命令: 

      这里提到的大流士和前面的大流士是两个不同的人。前面居鲁士王发出了第一道命令,到波斯王大流士时,建殿的工作又复兴了。 

      波斯王大流士作了什么事情? 

      拉6:1“于是大利乌王降旨,要寻察典籍库内,就是在巴比伦藏宝物之处……寻得一卷书,其中记着说:……”书上说明,犹太人修圣殿是根据古列王的指示去做的。 

      大流士找到了档案,说明他的工作很认真仔细。对于一个外邦人——犹太人,当别人告他们的罪状时,他还要去核查一下。他发现古列王不仅允许他们回去,而且还提供他们建殿的费用。所以,他也做了同样的事情,发出了第二道命令。 

      拉6:8“我又降旨,吩咐你们向犹大人的长老为建造上帝的殿当怎样行。就是从河西的款项中,急速拨取贡银作他们的经费,免得耽误工作。”这里还是提到发布建殿的命令。 

      拉6:11“我再降旨,无论谁更改这命令,必从他房屋中拆出一根梁来,把他举起,悬在其上,又使他的房屋成为粪堆。” 

      这段话应验了我们在但以理书中所看见的预言。“但波斯国的(.魔.)君拦阻我二十一日。忽然有大君((就是天使长;二十一节同))中的一位米迦勒来帮助我,我就停留在波斯诸王那里。”(但10:13) 

      “诸王”表明有好几位。加百列说,只有米迦勒能够帮助他一同感化波斯诸王做出有利于犹太人回归重建耶路撒冷的决定。 

      当加百列和米迦勒抽身撤离波斯国时,波斯国就覆没了,希腊王就兴起来了。 

      拉6:15“大利乌王第六年,亚达月初三日,这殿就修成了。”说明殿是在大流士王修成的。查考历史得知,圣殿建成是在公元前515年。 

      但9:29 说:“从出令重新修建耶路撒冷”。说明这里谈到的是重新建城。 

      因此,前面两位王发出的命令不能作为但9:25节的起点。 

      3)亚达薛西王发的命令: 

      在亚达薛西王七年。 

      拉7:1,7-8,11“这事以后,波斯王亚达薛西年间,有个以斯拉,他是西莱雅的儿子,西莱雅是亚撒利雅的儿子,亚撒利雅是希勒家的儿子……亚达薛西王第七年,以色列人,祭司,利未人,歌唱的,守门的,尼提宁,有上耶路撒冷的。王第七年五月,以斯拉到了耶路撒冷。”“祭司以斯拉是通达耶和华诫命和赐以色列之律例的文士。” 

      以斯拉原是一个文士,像但以理一样,很受波斯王的器重。 

      那么,让他们回去的这道命令中间赐给了他们什么? 

      拉7:25-26“以斯拉啊,要照著你上帝赐你的智慧,将所有明白你上帝律法的人立为士师、审判官,治理河西的百姓,使他们教训一切不明白上帝律法的人。凡不遵行你上帝律法和王命令的人就当速速定他的罪,或治死,或充军,或抄家,或囚禁。” 

      我们知道,在罗马的时代,犹太人没有权力把人治死。但是在这个时候却可以把人治死,说明有独立的司法权。 

      其实,这就是“一国两制”!第一是要照上帝的律法,第二是要照王的命令。这是以色列人历史上出现的唯一的一次“一国两制”。后来就把他们独立的司法权剥夺掉了,成了没有独立自治权的地区。 

      亚达薛西王的年代是有历史记载的。他登基的年代是在公元前465年。亚达薛西王的第七年就是前457年。 

      亚达薛西王第七年发出的准许犹太人回归的命令,不仅建了圣殿,而且也建了城。 

      尼1:2-3记载,“亚达薛西王二十年”,尼希米听到耶路撒冷遭难,城墙被人拆毁。说明犹太人在亚达薛西王发令回去后已经把城墙重建了。但是现在却被撒玛利亚人拆毁了。尼希米就为此大哭、禁食……在王的面前摆酒……王允他回去修建城门。后来他花了52天的时间,把城墙修好了。 

      当时,在尼希米领导下的犹太人,一手拿兵器,一手作工修墙。 

      犹太人被掳七十年后,对上帝的律法差不多就忘记了。七十年之后,许多人“乐不思蜀”,没有再回去的念头。但尼希米却是一位强烈的爱国者、“时代的工人”、灵性的改革者和复兴者。犹太人从尼希米以后,就非常强调律法。以至于从尼希米开始,犹太人在安息日就有了许多的繁文缛节。以后安息日就变成了重担。但是上帝却使用了他这样的人,就象后来使用了马丁·路德这样一个脾气大的人,作了一件别人不敢作的事情。 

      上节课我们讲到2300日的起点和七十个七的起点乃是同一个起点。我们追溯了出令重建耶路撒冷的时间,并把这个时间作为七十个七的起点。 

      我们在讨论出令的时候,发现共有三道命令。首先是由居鲁士王在公元前536年发出的,后来他的命令于公元前519年被大流士继续。在亚达薛西王在位第七年,发布了第三道命令。当时由以斯拉带领犹太人回归,开始重建耶路撒冷的工作,之后由尼希米完成。 

      关于亚达薛西王登基的时间,我们可以在圣经之外的历史资料中找到。经考证,亚达薛西王在位第七年,即公元前457年,就是发布第三道命令的起点。 

      我们发现,只有亚达薛西王发出的命令,才使得建城这件事情得以完成。尽管在亚达薛西的命令上没有明说建城这件事情。 

      事实上,建城的事情主要突出地表现在犹太人获得了独立的司法权。当时以斯拉回国建了城,因为获得了独立的司法权。城墙建好后,又有人毁了城墙,于是尼希米回去重修城墙。 

      需要说明的是,以斯拉写作的方法不是按照年代,而是按照事件来写的。 

      我们发现,在波斯好几个王统治期间,都有仇敌起来反对犹太人回归修殿建城,以斯拉把他们全部罗列在第四章。(参拉4:6-7,23-24) 

      可见,他是按照事件和主题来编写的,而不是按照年代来编写的。 

      这样,我们找到了2300日的起点是在公元前457年,而终点是在公元1844年。 

      其实,这里的七十个七是上帝第二次给犹太人的恩典时期。耶稣曾藉此发挥教训说:“饶恕人不是七个七,而是七十个七。”说明上帝的恩典是足够人使用的,关键在乎人的把握! 

      在研究70个7的预言时我们发现,公元27年就是基督受洗。怎么证明耶稣受洗就是受膏呢? 

      徒10:38“上帝怎样以圣灵和能力膏拿撒勒人耶稣……”说明耶稣在那里受洗就是受膏。 

      在公元31年,即“一七之半”,他被剪除,却不是因为他自己。到公元34年,给犹太人的日期就满了。 

      那么,公元34年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保罗自大马色路上蒙召悔改后曾两次去耶路撒冷,一次是在悔改后的第3年,第二次是又过了14年后。保罗在第二次旅行布道时,曾在哥林多呆了“一年零六个月”。“保罗在那里住了一年零六个月,将上帝的道教训他们。到迦流作亚该亚方伯(即省长)的时候,犹太人同心起来攻击保罗,拉他到公堂。”(徒18:11-12)这时大概是在公元51年。51年往前推17年,就到了公元34年。 

      其实,我们知道,保罗悔改是在司提反死了之后。公元34年,犹太人最后的一个先知司提反被杀。司提反在临死的时候,“看见天开了,人子站在上帝的右边”。人子站着的姿势,表明上帝对他们恩典的门关闭了。因为耶稣到天上去,是坐着要行审判,但“站着”是表明审判完毕。 

      “出令重新修建”,意味着从巴比伦出去,相当于启18:4所说:“我的民哪,你们要从那城出来,免得与他一同有罪,受他所受的灾殃。” 

      因此,犹太人回归重修圣殿和重建圣城的这段经历,预表了上帝末后的子民将从属灵的巴比伦、从罪恶中间出来,建造一个新的耶路撒冷。其实,新耶路撒冷是由圣徒组成的。而耶稣基督自己就是圣殿,我们也要按照他品格的模样建造属灵的圣殿。 

      从巴比伦之后,又经历了三个朝代——玛代波斯、希腊、罗马。到了启示录的时候,上帝末后从巴比伦中出来的子民,也要经历象征性的“三大联合”,也要经过“三道信息”。及至最后一道信息发完以后,上帝的子民就要彻底获得释放和自由了。 

      在历史上,到了罗马的时代,就是上帝的殿——基督降生了。同样,在末期的时候,当第三位天使的信息传完,就是基督再次回来的时候。 

      所以,我们发现,但以理书和启示录是很相似的。 

      事实上,但以理书和启示录书是同一个异像在不同时期的启示和分解。但以理书是上帝在旧约时期赐给以色列民的,启示录则是上帝在新约时期赐给教会的。但以理书的预言从巴比伦谈到将来,越到后面越含糊。那么,预言到了第四国的时候,由启示录接着更加细致地阐述。如果说但以理书着重论到从巴比伦到第四国的情形,启示录则是论到从第四国到将来的情形。所以,但以理和启示录是连续的一系列的异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