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拔摩风骨道垂文--文体与结构
- 遍览圣经学预言
- 2018-10-21 20:27
我们在上一讲点出了《启示录》的中心主题和各章概要,这一讲,我们要用更细致的方法研究《启示录》的体裁和它所展示的结构。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为我们以后的学习,奠定一些基础。
先来复习一下《启示录》的主题。《启示录》是一本预言书,预言上帝整个救赎计划的最后两个阶段所进行的洁净工作。第一阶段是洁净天上的圣所,最后一阶段是洁净宇宙。这最后的洁净工作也叫上帝的清场行动,是以基督复临为顶峰的。当耶稣洁净完天上的圣所,就要复临,将圣徒接到天上,然后开始末后最后一个时期的千禧年的审判,最后将恶者除灭。这样就使全部罪恶从宇宙中被彻底清除,为重造新天新地奠定基础,实现上帝与我们永远同在的美好应许。《启示录》就是负责把这些方面的大事向教会启示清楚。
“耶稣基督的启示”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指将来必成的事,第二方面也包含基督的显现。约翰说:“念这书上预言的,和那些听见又遵守其中所记载的,都是有福的,因为日期近了。”(启1:3)《启示录》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把预言表现出来的呢?我们在这一讲,介绍一些时下流行的《启示录》的研究与分析方法。的文体
启1:4“约翰写信给亚西亚的七个教会。”因此我们从《启示录》一开篇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启示录》虽然是一本预言书,但却是以写给教会的书信形式呈现的。换句话说,就是基督把祂启示给约翰的预言,让约翰以书信的形式表现出来。
如果说在创造之中,“诸天述说上帝的荣耀,穹苍传扬祂的手段”,那么上帝的荣耀和手段,就更在它的救赎计划中加以述说和传扬,好让我们对上帝有更真切更透彻的认识,因为“认识你独一的真神,并且认识你所差来的耶稣基督,这就是永生。”因此,《启示录》这本书,包括它所预言事件的展开,为我们进一步深入认识我们的创造主和救赎主,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启示录》既然也是一种文学表达形式,我们就可以对它的体裁进行分析。这就涉及到形式和内容,或者说是形式和功能的问题。例如,椅子的功能是用来坐的,但它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形状。所以,同一功能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反映和实现。
上帝作为《启示录》的启示者,祂知道祂启示这本书是为了什么,祂不用通过形式来找到要表达的意思,而是明确知道自己想说明的意思,然后透过不同的形式来表现祂的意图。
但是,《启示录》也和圣书其他书卷一样,上帝是通过先知们的语言,甚至可能是他们所熟悉的写作形式,来表达祂的旨意的。那么,《启示录》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学体裁?它有什么样的特征呢?我们首先需要注意这样一个事实:在整个新约圣书中,《启示录》这本书不同于任何其他书卷,不仅是在内容上,而且在文学表达形式方面也不同。
由于缺乏一个更好的词汇来界定约翰写作的这种文体,我们就借用中国文学史上评价文学体裁的一个术语——“风骨”,来形容约翰写作《启示录》的文体。比如,“建安风骨”,指的是曹操和他的儿子们以及“建安七子”,当时的文人小组,他们继承了诗经或东汉乐府优秀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而写出来的作品,被称为“建安风骨”。“建安风骨”充分地表达个人理想,有明显的济世情怀与抱负,言辞非常恳切,有刚劲明朗的特征。所以,后世就把这一类的作品,这个时期的作品,称之为“建安风骨”,成为后世所推崇的一个诗歌典范。
那么,我们就暂时为了叙述的方便,把约翰所写的《启示录》这本书的体裁叫做“拔摩风骨”,用这四个字来描写它的文体特征。这里的“风”指内容,“骨”指文辞表达。
1、启示文体
通常认为,《启示录》包含三种文体。第一种是启示文体,因为《启示录》一开篇第一个词就说到耶稣基督的“启示”,这里借用了启示文体的词。启示文体在犹太人中大约出现在公元前300年到公元200年间。在这前后500年中,曾出现了许多启示性文献。那么,这一类启示文献谈些什么内容呢?
(1)以弥赛亚荣耀的出现为根本主题。在弥赛亚出现之前,根据《玛拉基书》记载,在耶和华大而可畏之日未到之先,会有以利亚出现,然后弥赛亚在荣耀中降临。
(2)认为弥赛亚的出现会使社会的秩序发生历史性的突变。
(3)外邦人只有两种结果:一种是悔改归正,加入犹太教的信仰;另一种结果就是被剪除。
(4)死人的复活。
(5)论到在复活以后会出现普世性的太平盛世。
(6)土地会蒙福,有丰富的出产。
(7)以色列和犹大支派将会合而为一,再度成为幸福团圆的大家庭。
(8)启示性文体通常是在烦恼、苦闷、困惑中写成的,实现解脱的人物就是弥赛亚。这一点和三国汉末社会的动荡,诗人们感到无奈悲凉,有几分相似之处。当然,建安文学没有弥赛亚的出现,它是呼唤英雄的时代。
(9)强调末世要发生的事情,有天上、地上两条线索。
(10)通常会有天使,赐下异象与异梦。
(11)言辞中大量使用象征物。
《启示录》包含启示文体,首先一开始就说自己是一个启示,里边又有大量天使穿插,并且约翰也是通过异象获得这些内容。与其他启示文体相似,《启示录》也是以末世论为基调和重点。耶稣再来——弥赛亚以荣耀形式显现,也成为整本书的核心、中心和顶峰。
2、预言文体
启1:3说《启示录》是一卷预言书,它使用了很多预言性的语言。例如,“指示”、“必要快成的事”等。《启示录》这卷书中有大量预言,包括对七个时期教会的经历、特征、优点和缺点,逐一预言。再如,第十三章有从海里上来的兽和从地里上来的兽;第七章有144000人,还有传扬三天使信息的人等等,这些都是通过预言的方式表达的。
《启示录》中还反复出现了“先知”一词。例如10:7,11:10、18,16:6,18:20、24,22:6、9等经文中都出现了“先知”一词。在最后一章22:19也是说到“这书上的预言”。所以,《启示录》含有预言文体。
3、书信
《启示录》其实也是通过书信形式表现的。以上提到的,无论是启示文体还是预言,都是在这种书信形式里表达的。启1:4“约翰写信给亚西亚的七个教会。”紧接着是对教会的问候。第2-3章是给七个教会的使者写的书信。在整卷书结束,最后一段话又回到书信的结尾。22:21“愿主耶稣的恩惠常与众圣徒同在。阿们!”《启示录》从1:4-5的问候开始,到最后又以问候收尾结束,而达于教会的书信也就随之结束。
所以,我们对“拔摩风骨”提出这样一个说法:《启示录》是一卷书信,在书信里又包含预言和启示文体。预言之中,还穿插了少量诗歌。
虽然《启示录》仅22章,405节经文,但自从它成书以来,对于它所呈现出怎样的内在结构,历来有很多种说法。其实,历代解释《启示录》的书几乎汗牛充栋。人们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取不同学派的立场来研究这本书的结构,可谓五花八门。因此,对《启示录》的结构分析,也是花样繁多。我们无法对其一一介绍,但可以对目前较为流行的《启示录》结构分析,做一个基本的概要性归类。
由于对《启示录》研究的角度、方法、流派不同,《启示录》的结构大体可分为三类。第一按经文本身指引进行分类;第二按“七”的系列分类;第三按《启示录》体裁不同进行结构分析。
1、按经文指引分类
例如:三段式。根据启1:19“所以你要把所看见的,和现在的事,并将来必成的事,都写出来。”这节经文就把事件分成三类:所看见的、现在的、将来要成的。所以,他们就根据这节经文的指引,把《启示录》分成以下三部分。
① 所看见的事——第1章,约翰在异象中所看见的;
② 现在的事——第2,3章;他们认为七个教会就是当时的教会,因而把2-3章归纳为现在的事;
③ 将来必要快成的事——第4章一直到启示录结束。这部分的根据是启4:1“此后,我观看,见天上有门开了。我初次听见好象吹号的声音,对我说:‘你上到这里来,我要将以后必成的事指示你。’”
另外,有人发现“我受圣灵感动”这句经文在启示录中出现了四次,据此把《启示录》分为四个部分。
序言:启1:1-8
①启1:9-3:22;“当主日,我被圣灵感动……”是第一个异象,一直到启3:22,这是第一部分;
②启4:2-16:21;“我立刻被圣灵感动,见有一个宝座安置在天上,又有一位坐在宝座上。”是第二个异象,一直到启16:21,是第二部分;
③启17:3-21:8;“我被圣灵感动,天使带我到旷野去,我就看见一个女人骑在朱红色的兽上;那兽有七头十角,遍体有亵渎的名号。”是第三个异象,一直到启21:8,是第三部分;
④启21:10-22:5 “我被圣灵感动,天使就带我到一座高大的山,将那由上帝那里,从天而降的圣城耶路撒冷指示我。”是第四个异象,一直到启22:5,是第四部分;
结尾:启22:6-21
所以,这种结构分析是一头一尾,中间以“我被圣灵感动”出现的四个地方而构成的四个异象自然分类。但也有人对此提出疑问,在圣书里无法确定约翰所见异象只是一个异象或是见到四次。有人认为约翰见了七次异象,有人认为是十三次,还有人认为《启示录》共出现十次异象。所以这种分类方法也受到一定的挑战。
2、按“七”的系列分类
这种方法集中在从《启示录》中寻找“七”。
第一个七:七信 启1-3
第二个七:七印 启4-7
第三个七:七号 启8-14
第四个七:七灾 启15-22
这是这种方法的基本分类。当然这种归类也不是很准确,因为七灾在基督复临之前就已经基本结束。基督在第七灾中降临,之后就不再是七灾的内容了,而是后续的一些大事。
主张七式分类的学者之一鲍曼(Bowman),他把《启示录》分为七段或 “七重七式”。
七场景 |
七式 |
1. 灯台 1:9-20 |
七信2:1-3:22 |
2. 宝座 4:1-5:14 |
七印 6:1-8:1 |
3. 祭坛 8:2-6 |
七号 8:7-11:18 |
4. 约柜 11:19 |
七预示 12:1-15:4 |
5. 天殿 15:5-16:1 |
七碗 16:2-21 |
6. 天使 17:1-2 |
七灾难 17:3-20:3 |
7. 基督 20:4-10 |
七计划 20:11-22:5 |
首先,他看到七个场景——灯台、宝座、祭坛、约柜、天上的帷幕、天使、基督。其次,他又看到有七封书信、七印、七号、七个预示、七碗、七灾、还有上帝的七个计划。但如果仔细分析,这种分法中的“七”的某些说法也经不起推敲,多少有些生搬硬套凑数之嫌。
3、按不同体裁分类
由于《启示录》既是一封书信又有预言、启示文体,所以用某一种特定的文学体裁来分类,也不是太确切。
有人按启示文体,把《启示录》分为天上、地上两大类。
A 天上 |
B 地上 |
||
君王: 基督显现 |
启1 |
子民:七教会 |
启2-3 |
礼赞(1):唱新歌 |
启4-5 |
审判(1):七印 |
启6 |
礼赞(2):盖印 |
启7 |
审判(2):七号 |
启8-9 |
七雷 |
启10 |
地震 |
启11 |
争战:男孩与龙 |
启12 |
争战:龙与兽 |
启13 |
礼赞(3):唱新歌 |
启14-15 |
审判(3):七碗 |
启16-18 |
礼赞(4):娶新妇 |
启19 |
审判(4): 白色宝座 |
启20-22 |
这种分类也有勉强之处。比如启14-15并不是都在天上,三天使的信息还是在地上传播的。虽然信息从天而来,但是传播的运动还是在地上发生。所以,这一类的结构分析,也不是尽善尽美的。
基督复临安息日会一些对《启示录》结构的分析,是根据希伯来人写作的交叉对应法,或者说爬山结构来分析的。例如:
A、启1:12-20 (地)
B、启4-5章(开启)
C、启8:3-5(代求)
D、启11:19(审判) (天)
C’启15:5-8(停止)
B’启19:1-10(离开)
A’启21:1-22:5 (地)
A启1:12-20地上的事,对应启21:1-22,这是A对A;B是4-5章,对应启19:1-10,前面是开启天上的门,后面是基督复临离开天上。C是启8:3-5表示代求,对应的是启15:5-8表明代求的终止。最核心的中间部分是启11:19天上的审判。这是一种倒置的交叉对应结构。
基督复临安息日的一些学者,也作出过一些结构性的分析。我们在此仅举一例,供大家参考。
这些交叉对应的板块,它的分析对于我们了解《启示录》,无疑都有积极的帮助。但它们也都有一些缺陷,不是那么确切。在每一个对应的板块中,总是有一些差强人意勉强的部分。虽然学者们在分析这种交叉对应时得出的结论,其实也没有一致的答案,但却说明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的确可以从《启示录》找到这种经文的彼此对应关系。
前半部分 |
主题词 |
后半部分 |
启1:3 |
书上预言 |
启22:18 |
启1:8 |
阿拉法,俄梅戛 |
启22:13 |
启2:7 |
生命树 |
启22:2 |
启2:11 |
第二次的死 |
启21:8 |
启2:13 |
宝座 |
启20:11 |
比如说,启1:3“念这书上预言的,和那些听见又遵守其中所记载的,都是有福的,因为日期近了。”对应了启22:18“我向一切听见这书上预言的作见证,若有人在这预言上加添什么,上帝必将写在这书上的灾祸加在他身上;”启1:8“主上帝说:‘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阿拉法、俄梅戛”乃希腊字母首末二字),是昔在、今在、以后永在的全能者。’”启22:13 也这样说。“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我是首先的,我是末后的;我是初,我是终。”启2:7“圣灵向众教会所说的话,凡有耳的,就应当听。得胜的,我必将 神乐园中生命树的果子赐给他吃。’”启22:2也提到生命树,“在河这边与那边有生命树,结十二样果子(“样”或作“回”),每月都结果子;树上的叶子乃为医治万民。”所以,这种对应关系肯定是存在的。这些就留到我们具体逐节学习时,再来进一步探讨。
我们感谢天父赐下如此神奇的一部书《启示录》,供我们学习和成长。愿主的圣灵带领我们不单学习认识这本书的结构,更能认识这本书的精义,使我们能行主所喜悦的事,直到主再临之日。
本文由【现代真理网站】首发,转载须告知。
本文链接